各教研部(院)、学科点、各位导师及学位申请人:
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学位申请人须通过预答辩、重合率检测、匿名评审和答辩环节,方有资格进入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环节,决定是否授予学位。请各教研部门、学科点、各位导师及学位申请人高度重视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预答辩工作(专业硕士除外)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预答辩的学位研究生,须满足以下条件:
1.修满规定学分;
2.通过学位论文开题;
3.已完成学位论文初稿;
4.导师同意。
(二)组织实施
预答辩工作由各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自行组织。预答辩委员会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含导师)组成。设秘书1人(可由在校研究生担任)。
建议邀请校外专家参加预答辩。
(三)时间安排
根据学位授予工作安排,请于2020年1月23日前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
(四)工作要求
预答辩委员会应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重点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审核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点,审查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等。
预答辩秘书需在《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见附件1)上如实、详细记录预答辩情况,预答辩结束后,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材料,送交学位办备案。
(五)结果处理
预答辩通过者,应根据预答辩委员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做必要的修改完善,修改稿经导师确认合格后,可进入论文重合率检测环节;
预答辩不通过者,需填写《学位研究生申请推迟学位论文答辩备案表》(见附件2),送交学位办,办理延期答辩手续。
(六)其他
预答辩是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的必要环节,未参加预答辩者,不能参加论文重合率检测。
预答辩经费由各教研部门自行解决。
二、论文检测工作
(一)检测范围
2020年春季学期申请学位的博士、硕士论文(包括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二)检测格式
1.被检测论文必须为完整的申请学位论文,提交后不能随意删减和篡改,一经发现取消申请学位资格。
2.论文需存储为单一PDF格式文档,其他格式均需转化成PDF格式,若因格式原因无法检测,后果自负。
3.文档命名方式(请务必按下列格式提交论文)
论文类别
|
论文命名
|
论文电子版格式
|
备注
|
博士论文
|
BS_学号_姓名_篇名_专业_导师
|
全文电子版(PDF)
|
学术型学位论文
|
硕士论文
|
XS_学号_姓名_篇名_专业_导师
|
全文电子版(PDF)
|
同力申硕论文
|
TS_学号_姓名_篇名_专业_导师
|
全文电子版(PDF)
|
专业硕士论文
|
ZS_学号_姓名_篇名_专业_导师
|
全文电子版(PDF)
|
公共管理(MPA)、法硕(J.M)、社会工作硕士(MSW)
|
示例:BS_800000020151042_韩瑛_构建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探索_政治经济学_谢鲁江.pdf(连接符为下划线)。
(三)检测程序及时间
1.学位申请人在论文检测前需填写《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申请表》(见附件3),并由导师在此表上签字同意后交学位办。(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将此表交至84楼208,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交至84楼205)
2.请于2月27日—3月6日期间,统一将待检测论文电子版全文按格式要求发送至学位办专用工作信箱(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发至xwb@ccps.gov.cn,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发至zyxw@ccps.gov.cn)。学位办将用一周的时间进行集中检测,3月12日开始将结果通过学位信息平台陆续反馈本人。
(四)结果处理
1.总文字重合率(除本人成果,下同)小于15%(含15%)的论文,学位办直接将重合率检测报告反馈至本人。请学位申请人务必根据重合率检测报告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
2.总文字重合率大于15%的论文,学位办将对作者进行学术道德规范警示,并将检测报告反馈至本人及其导师,同时取消学位申请人2020年春季学期匿名评审及答辩资格。
3.确有特殊原因且高重合率不可避免的,需由所在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供说明材料,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导师及其他三位博导签字允许后,方可进入匿名评审和答辩环节。
(五)其他
重合率检测结果与学术不端行为没有直接关系,重合率检测仅仅是预防手段。无论重合率检测结果如何,学位申请人和导师都要切实加强责任意识,在论文修改过程中严防学术不端,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可心存侥幸。
三、论文匿名评审工作
学位办将所有学术型学位论文送交教育部“学位论文网上评议开放平台”,专业型学位论文送其他第三方平台进行匿名评审。
(一)评审范围
2020年春季学期申请学位,且重合率检测合格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包括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二)送审要求
1.进行匿名评审的论文必须为完整的申请学位论文,需隐去后记、致谢部分,全文中不能出现作者、导师、学校等信息。
2.论文须存储为PDF格式文档,若因格式原因无法送审,后果自负。
3.文档命名方式:学校代码_二级学科代码_学号_LW.pdf
示例:80000_030101_800000020091045_LW.pdf(连接符为下划线)。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按“姓名+学号”的命名格式提交《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汇总表》(研究生院网站(外网)-学位管理中下载,学科代码见附件4)。在填写信息汇总表时,要重视论文关键词的提炼,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须填写《专业型学位(MPA、MSW)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汇总表》(研究生院网站(外网)-学位管理中下载)。
(三)送审程序及时间
1.送审程序:学位申请人在论文匿名评审前需填写《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申请表》(见附件5),并由导师在此表上签字同意后交学位办(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将此表交至84楼208,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交至84楼205)。
2.送审时间
请务必于3月22日至3月29日之间将送审论文和《论文信息汇总表》一并发送至学位办邮箱(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发至xwb@ccps.gov.cn,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发至zyxw@ccps.gov.cn)。
(四)评审程序
评审平台根据论文所属二级学科及论文关键词匹配评审专家,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随机配送给数据库中五位本学科专家进行评阅,评审周期为35天。每篇硕士学位论文随机配送给数据库中三位本学科专家进行评阅,评审周期为25天。
(五)结果处理
1.提交的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全部合格的,视为通过匿名评审,学位申请人必须按照评阅意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准备参加答辩。
2.评阅书中有1份 “不同意答辩”意见的,经导师(组)重新审议并决定是否复评,若需复评,须填写《复评申请书》(附件6),导师签字同意后交学位办,可再送一位专家进行匿名评审,复评意见仍为“不同意答辩”的,做延期处理;若导师不同意复评的,做延期处理。
3.评阅书中有两份及以上为“不同意答辩”的,申请者不得进入本学期论文答辩环节,须做延期处理;
4.若评阅书中指出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经研究生院核实后,取消本次答辩资格,并按学位研究生手册中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其他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汇总表》和《专业型学位(MPA、MSW)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汇总表》因包含的字符数较长,无法在附件中体现,可在研究生院网站(外网)-学位管理中下载。
四、论文答辩工作
(一)答辩资格审核
1.参加论文答辩须符合以下条件:
(1)导师同意;
(2)预答辩通过;
(3)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合格;
(4)通过匿名评审;
(5)课程成绩合格;
(6)在校期间发表成果达到学校(院)要求(具体见《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
2.流程
答辩秘书将答辩审批表(已签好字)、答辩申请书(在网上2020年答辩材料中下载)、学位论文匿名评阅书、答辩经费申报单(学位申请人在学位信息平台填写打印)、外请答辩委员身份证及银行卡复印件、在读期间发表成果原件和复印件汇总整理,送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核并由主席签字,审核后到学位办(84楼208室)领取答辩材料。
3.时间
学位申请人须在答辩前3天内办理完资格审核手续。
(二)论文答辩
1.答辩委员会组成
|
人数
|
职称要求
|
备注
|
博士
|
5人
|
正高
|
须校外2人
|
硕士
|
3人
|
副高以上
|
须校外1人
|
同等学力
|
5人
|
副高以上
|
须校外1人
|
答辩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
答辩委员会组成须经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由主席签字,审核通过后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不能随意变动,若确需调整,须将调整后的名单重新报送学位办,审核通过后方为有效。
2.答辩工作要求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由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集中组织实施,学科点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学科论文答辩工作。各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按照《博士论文答辩工作流程》和《硕士论文答辩工作流程》(在网上2020年答辩材料中下载),认真组织论文答辩工作。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学位论文答辩应该公开进行。确定答辩时间后,各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将答辩具体信息上传校(院)门户网站公示(附件7学位论文答辩公示表)。
3.基本程序
论文答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议程》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议程》进行(议程在答辩材料中)。
(三)论文答辩时间
6月5日前完成答辩,答辩材料收取截止时间为 6月10日。
(四)结果处理
1.答辩通过者,应依据答辩委员会给出的修改意见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并在规定时间上交论文定稿;
2.答辩未通过者,需填写《学位研究生申请推迟学位论文答辩备案表》,送交学位办,办理延期答辩手续。
(五)其他
1.论文答辩材料均可在网上下载:研究生院网站(外网)-学位管理-博士学位(硕士学位)-2020年博士(硕士)答辩材料。
2.学位办每周二、三、五办理论文答辩手续。
五、说明
1.论文重合率检测、匿名评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位办对检测和送审平台遵循有限使用、谨慎使用、专人使用的原则开展工作。学位办将对检测结果、评审结果严格保密,只向学位申请人及其导师提供,个人不能将结果向其他人员和单位扩散,否则后果自负。
2.请各教研部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点、各位导师、学位申请人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论文预答辩、重合率检测、匿名评审和答辩工作,遇到未尽事宜应及时与学位办联系沟通。
3.请每位学位申请人认真阅读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资格。
4.如在学位申请与答辩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情况,一经查实取消本次申请学位资格,给予延期处理。
请学位申请人将该通知呈送导师知悉。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联系人:
董老师,地址:南院84楼206-2房间,电话:62804749
王老师,地址:南院84楼208房间,电话:62806555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联系人:
常老师,地址:南院84楼205房间,电话:62805977
附件:1.《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
2.《学位研究生申请推迟学位论文答辩备案表》
3.《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申请表》
4.《学科代码表》
5.《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申请表》
6.《复评申请书》
7.《学位论文答辩公示表》
点击下载附件